广州心理咨询
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
专业 · 权威 · 创新

在打击乐等音乐活动中培养儿童的注意力

时间:2021-08-13    

大量事实证明,与其他事物相比,如图片、语言等音乐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,而各种打击乐器在音乐中的作用尤为醒目。打击乐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基本合作意识、创造意识、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,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、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,明显促进他们的注意
    大量事实证明,与其他事物相比,如图片、语言等音乐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,而各种打击乐器在音乐中的作用尤为醒目。打击乐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基本合作意识、创造意识、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,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、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,明显促进他们的注意力水平。
在打击乐等音乐活动中培养儿童的注意力
 
    1.如何提高儿童训练的积极性
 
    孩子天生喜欢敲打,对能发出声音的物品充满兴趣。当他们听到不同物体发出的不同声音时,孩子可以模仿不同声音的音色和节奏,逐渐巩固无意的注意力,使有意的注意力慢慢发展。然而,把打击乐作为注意力训练的一部分,毕竟比单纯的打击乐活动多了一点学习意义,所以,家长也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孩子的训练积极性。
 
    (1)训练前要教授打击乐器的基本使用方法。
 
    孩子的注意力保持时间短,尤其是被其他事物干扰后。因此,在进行打击乐训练时,家长应向孩子说明打击乐器的基本使用方法,以便孩子在正式训练时不会因为不知所措而产生抵触情绪,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其他地方。
 
    (2)训练用的音乐要适合儿童。
 
    孩子和成年人一样,也喜欢旋律优美、节奏明快的音乐,尤其是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,忍不住跳舞,把注意力都放在音乐上。因此,父母应该选择适合孩子的音乐,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。
 
    另外,音乐的选择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确定。比如内向的孩子要选择旋律柔和的音乐,外向的孩子要选择节奏强的音乐。只要对象指向正确,就有利于集中注意力。
 
    (3)帮助儿童掌握各种音乐规范。
 
    儿童在使用打击乐器进行音乐活动时,应遵守一定的音乐规范,如拿放各种乐器,按指挥指示演奏等。当孩子掌握了一定的音乐标准后,就会有条理,更有序,对演奏更感兴趣,更注重音乐活动。
 
    2.影响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
 
    孩子在训练时,很容易因为一些外界因素而产生倦怠,从而导致注意力分散。一般来说,导致儿童注意力分散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。
 
    (1)身体疲劳。
 
    在复杂的训练中,儿童从接触一首音乐到成功演奏一首音乐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阶段,尤其是身体重复演奏的次数更多。反复机械地重复很容易让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厌倦音乐活动,感到疲劳。
 
    (2)缺乏自信心。
 
    由于孩子自身能力的不同,自信心也会不同。如果孩子对某项活动表现出厌烦,就会缺乏严重的自信,导致注意力分散。在音乐活动中,有些孩子不善于掌握音乐的节奏,打节拍时会与他人不协调,导致害怕被父母责骂,从而对训练产生恐惧,进而不愿意完成以下训练。即便勉强进行,也会因情绪不稳定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,出现更多的错误,从而陷入严重的恶性循环。
 
    (3)环境的影响。
 
    孩子的注意力主要是无意的。在训练过程中,各种因素,尤其是声音的刺激,会影响他们在音乐活动中的注意力。例如,与乐器声无关的鸣笛声、说话声、电视声音等都会分散儿童的注意力。因此,家长应尽量避免外界刺激的干扰,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训练的环境。
 
    3.0~6岁儿童分阶段音乐训练在对儿童进行音乐训练时,应考虑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接受音乐的能力,通过音乐活动逐步锻炼儿童的注意力。
 
    (1)听音的音乐训练。
 
    0~2岁的孩子能感知到各种各样的声音,尤其是周围环境中的声音,能够应对环境中的各种声音,手舞足蹈。因此,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利用周围的环境让孩子感受到不同的声音,积极回应孩子的语言,使孩子对音乐更加敏感。
 
    方案一:拍打身体
 
    训练准备:准备录音机、节奏感较强(2/4或者3/4拍)的儿童音乐。
 
    训练指导:
 
    (1)父母放音乐,孩子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拍打身体的各个部位,如胸部、腹部、臀部、小腿、肩膀、手臂等。,拍打顺序可以自由发挥。
 
    (2)家长要逐步增加拍打次数,比如一开始拍,然后连续拍两三次,强弱交替拍打。
 
    (3)儿童可以在拍打间隙做其他动作,如原地转圈、前后跳跃等。(4)因为孩子年纪小,父母一开始可以带他做同样的动作,让孩子熟练后自由发挥。
 
    (5)父母可以用摇铃代替音乐打节拍,让孩子按铃完成同样的训练内容。
 
    方案二:“打”出音乐的内容
 
    训练准备:家长准备一首曲子,并找出与该曲子主题相近的图片。
 
    训练指导:
 
    (1)父母给孩子放音乐时,比如《森林之歌》,给他看一张美丽的森林图片,同时带孩子分辨哪些是鸟叫声,哪些是风吹树枝的声音,哪些是动物活动的声音。
 
    (2)反复听几遍后,父母给孩子一个敲铃或者敲铃的工具,让他在听到音乐中鸟鸣、风吹树枝、动物活动的声音时,按照音乐的节奏敲铃或者摇铃。
 
    (2)把握节奏旋律的音乐训练。
 
    儿童在2~3岁时对节奏的敏感度明显提高,加上自身活动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的提高,可以主动从身边寻找玩具或器皿制作乐器。另外,这个阶段的孩子模仿性很强,能模仿熟悉的音乐或旋律,对节奏的把握也有一定的提高。
 
    方案一:击鼓米粒跳
 
    训练准备:家长准备几粒米,一个小鼓和一对鼓槌。
 
    训练指导:
 
    (1)父母把米粒放在鼓面上,让孩子站在附近看。当父母用鼓槌敲打鼓时,米粒会跳来跳去。
 
    (2)然后,家长教孩子唱一首歌,按照这首歌的节奏敲鼓,孩子要仔细看小米粒,按照它的节奏跳,按照歌词的意思把握跳的高低。
 
    方案二:击掌找椅子
 
    训练准备:家长把几把椅子(椅座朝外)围成一个圆圈,每把椅子都贴一张纸条。纸条的内容要么是换人,要么是继续。
 
    训练指导:
 
    (1)孩子站在椅子外圈,等待父母击掌。
 
    (2)孩子听到快节奏的掌声就跑,听到慢节奏的掌声就走。当掌声停止时,孩子停在哪把椅子前面,看椅子上的纸条。
 
    (3)如果纸条上写着换人,父母会和孩子交换角色;如果纸条上写着继续,孩子会继续重复训练内容。
 
    (4)熟悉训练后,家长和孩子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击掌,要求音乐的节奏感应更强。